当特朗普政府还在为 7 月底与欧盟、日本达成的万亿美元投资承诺沾沾自喜时,短短数日,日本和欧盟的态度便急转直下。
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否认政府对 5500 亿美元投资的担保责任,欧盟也将 6000 亿美元投资定性为 “企业自愿行为”。
几乎同时,华盛顿传来更棘手的消息:特朗普突然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麦肯塔弗,而修正后的就业数据显示,5 月、6 月新增岗位较此前公布数字缩水。
这一连串事件的背后,藏着美国内外政策的深层困局,为何盟友集体变卦?解雇官员与就业崩盘之间又有怎样的关联?
特朗普盟友的口头支票
日本和欧盟的态度反转,来得既突然又在情理之中。
7 月下旬,特朗普政府刚宣布降低对欧盟汽车及日本半导体的关税,两国便抛出巨额投资承诺,这种 “即时回报” 的谈判节奏,本就透着不寻常。
果不其然,日本官员很快澄清,5500 亿美元仅是 “私营企业的初步意向”,政府无权强制落实,欧盟更是直接撇清关系,称 6000 亿美元投资与 7500 亿美元能源采购均不涉及官方担保。
这种 “口头支票” 的套路,并非首次出现在特朗普的外交成绩单上,这是盟友们对特朗普不公平谈判的特殊应对。
长期以来,特朗普团队习惯以 “关税大棒” 施压,却忽视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因为 双方签署的多为 “共识性文件”,而不是具有强制力的贸易协定。
沙特早在几个月前便有先例,自从特朗普出访沙特,签了几个合同满意而归后,沙特承诺的 4000 亿美元投资至今未见实质动作。
如今欧盟与日本和沙特如初一致,本质上是看清了美国政策的短视,只要口头满足特朗普的 “面子需求”,就能换取关税减免,至于后续履约,全凭企业自主。
欧盟和日本这么做更深层的原因,是对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的规避。
日本媒体分析指出,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信心正在动摇,特朗普 4 月启动的全面加税政策,已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消费市场萎缩直接影响了欧洲汽车、日本半导体的出口预期。
当投资回报的确定性下降,在这种风险面前,“口头支持” 成了最安全的选择。
所以,特朗普的关税让步,恰恰成了盟友变卦的底气。
7 月 30 日,他刚将欧盟汽车关税从 50% 降至 15%,日本半导体关税从 30% 降至 15%,却未在协议中设置投资违约条款。
这种 “先让利后催款” 的模式,让美国陷入被动,当日本和欧盟反悔时,特朗普政府连追责的法律依据都找不到。
这暴露了特朗普谈判风格的致命缺陷,只看重眼前的 “胜利宣言”,却忽视了协议的执行力,被盟友给了空头支票也是情理之中。
特朗普解雇劳工局长
本来国外就已经有了矛盾,但特朗普在国内的操作也不少,他解雇劳工局长的动作,就直接将国内矛盾推向顶点。
8 月 1 日,他以 “数据造假” 为由解除麦肯塔弗职务,虽然劳工局长表示有自己的理由要解释,但是特朗普很明显不想听。
从盟友变卦到就业崩盘,为什么特朗普突然面临了好几个问题?
看似孤立的事件实则其实内在有联系的,而且环环相扣,事情的核心就是在于特朗普政府 “美国优先” 的霸权逻辑已难以为继。
特朗普首先在国际层面做的事情就有问题,他以关税胁迫盟友让利,却忽视了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存关系,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回应,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就比如中国将工厂转移至东南亚、印度坚持采购俄油、欧盟推进数字税反制,这些都是对单边主义的直接反击。
而欧盟与日本用 “空头支票” 应付,是比较委婉的抗拒,他们其实是在宣告美国已无法仅凭霸权地位强求利益。
而面向国内,特朗普所做的也称不上是特别好,因为美国国内的矛盾同样尖锐。
减税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关税推高物价加剧民生负担,对统计机构的干预破坏制度根基。
36 万亿美元国债的日利息,就要高达几十亿美元,而就业市场的疲软意味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这种 “入不敷出” 的困境正在逼近临界点。
所以特朗普面临美债签了一大堆钱的情况,如果不调整政策,美国公务员工资能不能发出来,是不是都成一个问题了呢?
历史总是在重复中演进,当一个霸权国家试图以强权突破规则,最终必然遭遇内外反噬,就比如说现在的美国。
欧盟与日本的变卦,是对信任赤字的本能规避,就业市场的崩盘,是经济规律对扭曲政策的矫正。
特朗普或许现在还没发现这些问题,而是沉迷于 “关税谈判” 的短期胜利,但矛盾已经被种下了,或许这些矛盾,正在将美国推向更深刻的系统性危机。
不过对于美国来说,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信任崩塌后的连锁反应。
当盟友不再相信美国的承诺,当市场不再信任美国的数据,当全球资本开始规避美国风险,美国家的 “软实力”必定将被严重削弱。
之前美国占据主导,优势不一定在于航母和美元,而是在于整个国家的信用,当这种可信度消失,美国霸权的崩塌可能比想象中更快。
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国家能靠单边主义独善其身,美国当然也是,所以现在特朗普面临的美国困境,与其说是政策失误,不如说是霸权思维与现实世界的必然冲突。
而破局的关键,或许在于重新理解 “合作” 二字的分量。
如今的美国,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挥舞关税大棒,还是重新回到多边合作的轨道?
是尊重数据的客观性,还是将其沦为政治工具?
这些选择,不仅决定着美国经济的走向,更将重塑未来的全球秩序。
而对特朗普而言,最紧迫的或许不是指责盟友 “不讲武德”,也不是解雇统计官员,而是正视自身政策的缺陷。
因为,霸权的维系靠的是吸引力,而非强制力。
参考资料:
美劳工统计局长遭解雇持续发酵 特朗普称将公布新局长人选,2025-08-05 01:53·,央视新闻
美国“关税大棒”收割盟友?多国的经济承诺脱离市场现实,2025-08-01 19:33·,光明网
又一政治干预!特朗普为何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2025-08-02 18:21·,央视新闻
欣旺配资-股票10万可以做杠杆吗-在线炒股配资开户-股票开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