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刚吹热考场,七月的酒店就被升学宴的红条幅挂满了。这段时间,你参加过升学宴吗?参加了几场?你的钱包还好吗?
我家小区附近的酒店,这段时间跟开流水席一样,几乎每天都有人办升学宴,刚送走“恭喜李同学考入重点高中”的彩虹门,就换成了“祝贺王同学金榜题名”的LED屏,就连酒店保安都总结出规律了,每年暑假,考得好的吹唢呐,考得差的放烟花,反正都得让全小区知道他家有娃升学。
说实话,这段时间我也挺苦恼的,一个月内我接到了8个升学宴的邀请,有大姑姐家的娃、有同事的娃、有朋友的娃,还有亲戚家的娃,我算了一下,每个升学宴的礼不多给,就按500元平均,这个月光升学宴的支出就4000元了,真的是超出家庭正常开支预算了。
更扎心的是,我儿子今年也中考,但他没考好,把最差的成绩给了中考,我不但要参加别人的升学宴,还要面对众多人询问我儿子的情况,让我简直尴尬死了。
其实不管我儿子考的好与不好,我都不会办升学宴的,可自己不办,别人办呀,人情往来的,人家都给咱说了,你说咱不去也不太好吧,去就要拿礼钱,真是太无奈。
那些奇葩升学宴,从"庆功"到"遮丑",戏越来越足。
上周去参加一个同事孩子的升学宴,我原本以为人家孩子考得很好,办个升学宴庆祝一下,谁知她儿子高考327分,离本科线差得远,上了个民办专科的大数据应用专业。就这人家硬是在五星级酒店摆了22桌,菜单上赫然印着“状元及第羹”、“”前程似锦虾”,席间还安排了“学子感恩环节,逼得孩子站在台上哭着说:“”谢谢爸妈没放弃我”,台下一群亲戚举着手机拍,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孩子考了清北,果然是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朋友儿子离普高线差45分,准备去中职学汽修。按理说这事不算啥喜事,结果她婆婆非说男孩子学门手艺好,比读死书强,硬要在镇上摆10桌技能成才宴,还让朋友给所有亲戚发消息邀请大家都去见证她孙子开启技能人生新征程。朋友再三劝说不要办,说自己都觉得丢人,整天在家都不想出门,她婆婆还是通知了亲朋好友,说白了就是想收份子钱。
更绝的是我另一个同事,他家闺女620分进了985。同事租了几辆加长林肯接闺女去酒店,席间请了个主持人煽情,讲述这个从农村走出的学霸,如何逆袭人生,现场还让闺女表演背《岳阳楼记》,美其名曰展示文化底蕴。
我懂了,原来如今的升学宴,早就跟成绩没关系了,成绩好的,办得像家族荣耀颁奖礼,孩子成了家长的“军功章”,成绩不好的,办得像逆境翻盘励志剧,家长在台上强颜欢笑,台下亲戚在底下窃窃私语。
升学宴完全变味了,成了家长们面子攀比、收礼金的渠道。
按理说,孩子寒窗苦读十几年,办个宴庆祝一下也没什么,但现在的问题是,庆祝成了借口,攀比才是目的,给参加升学宴的亲朋好友增加了负担。
前几天刷到个新闻:一个男孩高考失利,被父母逼着办鼓励宴,席间亲戚不停安慰:“没事,复读一年肯定行”、“其实专科将来也好就业”,后来孩子当场掀了桌子,哭着说你们到底想让我怎样。
成绩好的孩子,在升学宴上被迫应付“考的这么好,给弟弟妹妹传授点经验”的盘问,像个被展览的学习机器,考的不好的孩子,被推到台上接受“”没关系,下次努力”的同情,像个做错事的罪人。
这就是升学宴恶心的地方,家长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孩子的感受还重,只关心能不能收回礼金,有没有面子,根本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
其实说白了,升学宴的本质,应该是孩子想怎么庆祝,而不是家长想怎么炫耀。
如果孩子喜欢安静,一家人吃顿火锅聊聊天,挺好;如果孩子想跟同学聚聚,去KTV唱唱歌,也不错;如果孩子只想睡个懒觉,那也是他的权利。
为什么非要搞成流水席,请来一堆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演一出感恩父母、展望未来的戏码,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说是为了收礼?
经过再三考虑,我拒绝了8个升学宴中的4场升学宴。一场是孩子考了200多分去读民办中专,一场是邻居家孩子复读,说办个宴攒攒运气,一场是我和那个同事根本不熟,平时也没有人情往来,还有一场是我亲舅舅家的孙子,才小学毕业,说庆祝升入初中,得早点铺垫。
不是我不合群,是我实在不想为这种变了味的面子工程买单,毕竟挣钱不易,我不如把这笔钱省下来,带着全家自己去吃喝玩乐一下。
孩子的成长是场马拉松,中考、高考不过是其中一个补给站。真正该庆祝的,不是他跑过了这个站,而是他在这段路上学会了坚持、勇敢,或者只是单纯地享受了奔跑的快乐。
至于那些非要用一场宴席证明什么的家长,我只想说:你家孩子的价值,从来不需要靠酒店的排场、亲戚的掌声来定义。与其在酒桌上跟人比谁家桌数多、菜价贵,不如回家问问孩子接下来的路,你想怎么走?这或许比任何一场升学宴都有意义。
最后想问一句:这个暑假,你被升学宴绑架了吗?你参加了几场升学宴?来评论区聊聊你的奇葩经历。
欣旺配资-股票10万可以做杠杆吗-在线炒股配资开户-股票开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